让学习便捷,让大脑腾飞……
31/42    第7节:泄漏控制与销毁处置技术

【2020 年-单选】针对危险化学品泄漏及其火灾爆炸事故,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采用正确的处理措施和火灾控制措施。下列处理和控制措施中,正确的是(       )。

A.甲烷管道泄漏着火,现场人员第一时间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爆炸物堆垛发生火灾,巡检人员使用高压水枪喷射灭火;
C.存放遇湿易燃的碳化钙着火,库管员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贮存的铝产品着火,现场人员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答案

【答案】C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7节:泄漏控制与销毁处置技术

火灾控制

  1. 灭火一般注意事项

正确选择灭火剂并充分发挥其效能;
注意保护重点部位;
防止复燃复爆;
防止高温危害;
防止毒害危害。

     2. 几种特殊化学品火灾扑救注意事项

①扑救气体火灾,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时,必须保持温度燃烧
②扑救爆炸物品火灾,切忌用砂土压盖,爆炸物品堆火灾,水流应吊射,避免强力水流直接冲击堆垛;
③扑救易燃液体的火灾:
比水轻又不溶于水的液体可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泡沫扑救;
水溶性液体最好使用抗溶性泡沫扑救。
④扑救遇湿易燃物品火灾:
禁止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
可使用干粉、二氧化碳、卤代烷扑救;
钾、钠、镁、铝等物品用二氧化碳、卤代烷无效
固体遇湿易燃物品应用水泥、干砂、干粉等覆盖灭火;
镁粉、铝粉等切忌喷射有压力的灭火剂,避免引起粉尘爆炸。
⑤扑救毒害和腐蚀品火灾,尽量使用低压水或雾状水。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
⑥易燃固体、自燃物品火灾一般可用水和泡沫扑救;
【注】扑救过程中可向燃烧区域上空及周围喷射雾状水来降温。


32/42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2019 年-单选】毒性危险化学品通过一定途径进入人体,在体内积蓄到一定剂量后,就会表现出中毒症状。
毒性危险化学品通常进入人体的途径是(      )。

A.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B.呼吸道、口腔、消化道;
C.皮肤、口腔、消化道;
D.口腔、鼻腔、呼吸道。



答案

【答案】A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毒性危险化学品,毒性化学品进入人体的中毒症状有慢性、亚急性和急性中毒。

毒性危险化学品侵入人体的途径:

  1. 呼吸道

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的最重要途径
吸收程度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有关,浓度越高,吸收越快。

    2. 皮肤
    3. 消化道


33/42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2020年-单选】毒性危险化学品通过人体某些器官或系统进入人体,在体内积蓄到一定剂量后,就会表现出中毒症状。下列人体器官或系统中,毒性危险化学品不能直接侵入的是(       )。

A.呼吸系统;
B.神经系统;
C.消化系统;
D.人体表皮。



答案

【答案】B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毒性危险化学品,毒性化学品进入人体的中毒症状有慢性、亚急性和急性中毒。

毒性危险化学品侵入人体的途径:

  1. 呼吸道

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的最重要途径
吸收程度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有关,浓度越高,吸收越快。

    2. 皮肤
    3. 消化道


34/42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2021年-多选】毒性危险化学品通过一定的途径进入人体,在体内积蓄到一定剂量后,就会表现出中毒症状。
毒性危险化学品侵入人体通常是通过(       )。
A.呼吸系统;
B.神经系统;
C.骨骼;
D.皮肤组织;
E.消化系统。



答案

【答案】ADE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毒性危险化学品,毒性化学品进入人体的中毒症状有慢性、亚急性和急性中毒。

毒性危险化学品侵入人体的途径:

  1. 呼吸道

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的最重要途径
吸收程度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有关,浓度越高,吸收越快。

    2. 皮肤
    3. 消化道


35/42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2023年-单选】某公司装卸人员在甲酸甲酯罐车卸料过程中违规操作,进行敞开式卸料,罐内甲酸甲酯从罐体上部孔口挥发并扩散到空气中,大量甲酸甲酯气体在地势低洼,通风不良的作业现场沉积并向周边漫延,导致现场作业人员和周边居民中毒窒息。关于甲酸甲酯侵入人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泄露区域内甲酸甲酯浓度越低,人体吸收越慢;
B.甲酸甲酯泄露区域内大气稳定度越高,人体吸收越慢;
C.甲酸甲酯气体不易被人体皮肤吸收;
D.甲酸甲酯气体主要经消化道进入人体。



答案

【答案】A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毒性危险化学品,毒性化学品进入人体的中毒症状有慢性、亚急性和急性中毒。

毒性危险化学品侵入人体的途径:

  1. 呼吸道

毒性危险化学品进入人体的最重要途径
吸收程度与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有关,浓度越高,吸收越快。

    2. 皮肤
    3. 消化道


36/42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2022年-单选】毒性化学品会引起人体器官、系统的损害。毒性危险化学品对人的机体的作用是一个复杂过程,通常按照进入人体的时间和剂量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一旦发生急性中毒,需要立即施救,否则会危害人的生命。下列对急性中毒的应急施救行为中,正确的是(       )。

A.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后除救治中毒者外,还立即切断了毒性化学品来源;
B.救护人员发现有人中毒,为节约时间,立即就地展开施救;
C.发现中毒人员后,迅速脱去被毒性化学品污染的衣服,立即用清水冲洗;
D.对不小心误食毒性危险化学品者,立即用稀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答案

【答案】A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1. 救护者现场准备:

救护人员在救护之前应做好自身呼吸系统、皮肤的防护。

     2. 切断毒性危险化学品来源:

救护人员应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
抢救抬运过程中,应松开患者衣服使其仰卧,保持呼吸畅通
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后,还应切断毒性危险化学品来源

    3. 迅速脱去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注意防止清洗剂促进毒性危险化学品的吸收,以及清洗剂本身所致的呼吸中毒;
粘稠性毒性危险化学品,用大量肥皂水冲洗(敌百虫除外);
水溶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先用棉絮擦掉,再用清水冲洗。

     4. 经口引起急性中毒的危险化学品:

非腐蚀性的,迅速用 1/5000高锰酸钾或 1%-2%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然后用硫酸镁溶液导泄
腐蚀性的,不宜洗胃,可用蛋清,牛奶或氢氧化铝凝胶灌服。

     5. 令中毒患者呼吸氧气,心跳骤停的立即施行心肺复苏


37/42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2023年-单选】人的机体与毒性危险化学品的相互作用是个复杂的过程,中毒后的症状也不一样,尤其是发生急性中毒,需要立即施救,否则会危及生命,下列针对毒性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引起急性中毒的应急处置措施中,错误的是(       )。

A.立即停止输送物料;
B.迅速启动通风设施;
C.及时堵塞泄漏部位;
D.立即实施原地抢救。



答案

【答案】D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急性中毒的现场抢救

  1. 救护者现场准备:

救护人员在救护之前应做好自身呼吸系统、皮肤的防护。

     2. 切断毒性危险化学品来源:

救护人员应迅速将中毒者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
抢救抬运过程中,应松开患者衣服使其仰卧,保持呼吸畅通
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后,还应切断毒性危险化学品来源

    3. 迅速脱去被毒性危险化学品污染的衣服、鞋袜等,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清洗被污染的皮肤:

注意防止清洗剂促进毒性危险化学品的吸收,以及清洗剂本身所致的呼吸中毒;
粘稠性毒性危险化学品,用大量肥皂水冲洗(敌百虫除外);
水溶性毒性危险化学品,先用棉絮擦掉,再用清水冲洗。

     4. 经口引起急性中毒的危险化学品:

非腐蚀性的,迅速用 1/5000高锰酸钾或 1%-2%的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然后用硫酸镁溶液导泄
腐蚀性的,不宜洗胃,可用蛋清,牛奶或氢氧化铝凝胶灌服。

     5. 令中毒患者呼吸氧气,心跳骤停的立即施行心肺复苏


38/42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2021年-多选】接触腐蚀性危险化学品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关于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对人体伤害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腐蚀性物品灼伤的伤口不易愈合;
B.内部器官被腐蚀性物品严重灼伤会引起炎症;
C.接触氢氟酸时会引起剧痛,使组织坏死;
D.腐蚀性危险化学品会引起表皮细胞组成破坏造成灼伤;
E.人体组织接触腐蚀性危险化学品可能造成电离。



答案

【答案】ABCD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特性

  1. 强烈的腐蚀性(腐蚀性物质的共性)

氧化性(硝酸、浓硫酸、过氧化氢、漂白粉)

     2. 其氧化性很强,与还原物或有机物接触会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热,容易引起燃烧;
     3. 遇水发热性;
     4. 毒害性:

腐蚀性物质接触人的皮肤、眼睛或进入肺部、食道等会对表皮细胞组织产生破坏作用而造成灼伤,灼伤后常引起炎症,甚至造成死亡

     5. 燃烧性。


39/42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2021年-单选】有些危险化学品具有放射性,如果人体直接暴露在存在此类危险化学品的环境中,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高强度的放射线对人体造血系统造成伤害后,人体表现的主要症状为(       )。

A. 嗜睡、昏迷、震颤等;
B. 震颤、呕吐、腹等;
C.恶心、脱发、痉挛等;
D.恶心、腹泻、流鼻血等。



答案

【答案】D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放射性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放射性危险化学品的放射性强度越大,危险性越大

       人体组织受到射线照射时,能发生电离,在极高剂量的放射线作用下,能造成如下类型的伤害:

  1. 对中枢神经和大脑系统的伤害

表现为虚弱、倦怠、嗜睡、昏迷、震颤、痉挛,可在2天内死亡

     2. 对肠胃的伤害: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虚脱和虚脱,症状消失后可出现急性昏迷,通常可在2周内死亡

     3. 对造血系统的伤害: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但能很快好转,经 2-3周无症状后,出现脱发、经常性流鼻血,再出现腹泻、极度憔悴,2-6周后死亡


40/42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2022年-单选】具有放射性的危险化学品能从原子核内部自行不断放出有穿透力、人眼不可见的射线。这些射线会对 人产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伤害。下列危险化学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中,属于典型的放射性伤害的是(       )。

A.对人的造血系统造成伤害;
B.对人的表皮细胞组织造成破坏;
C.对人的呼吸道系统造成伤害;
D.对人体内部器官造成灼伤。



答案

【答案】A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8节:危险化学品的危害及防护

放射性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放射性危险化学品的放射性强度越大,危险性越大

       人体组织受到射线照射时,能发生电离,在极高剂量的放射线作用下,能造成如下类型的伤害:

  1. 对中枢神经和大脑系统的伤害

表现为虚弱、倦怠、嗜睡、昏迷、震颤、痉挛,可在2天内死亡

     2. 对肠胃的伤害: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虚脱和虚脱,症状消失后可出现急性昏迷,通常可在2周内死亡

     3. 对造血系统的伤害:

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但能很快好转,经 2-3周无症状后,出现脱发、经常性流鼻血,再出现腹泻、极度憔悴,2-6周后死亡




备案号:粤ICP备2022030967号-1
公安局备案号44170202000322
Copyright © 2022-2024 安全知识网 zhucean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