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习便捷,让大脑腾飞……
11/42    第2节: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类型和过程

【2020年单选】危险化学品爆炸按照爆炸反应物质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合物爆炸。关于危险化学品分解爆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分解爆炸或者复杂分解爆炸不需要助燃性气体
B.简单分解爆炸一定发生燃烧反应
C.简单分解爆炸需要外部环境提供一定的热量
D.复杂分解爆炸物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高



答案

【答案】A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2节: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类型和过程

       一、燃烧爆炸的分类(核心考点)(★)

       (一)简单分解爆炸
       (1)该类物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
       (2)其爆炸所需的热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的。
       【例如】乙炔银叠氮铅在受轻微震动即可能引起爆炸。
       (3)某些可爆炸气体,在受压情况下,能发生简单分解爆炸。
       【例如】乙炔环氧乙烷在压力下发生的分解爆炸。

       (二)复杂分解爆炸
       (1)该类物质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稍低。
       (2)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产生。
       【例如】梯恩梯(TNT)、黑索金 (RDX)等。

       (三)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1)可燃气体、蒸气、液体雾滴及粉尘与空气混合发生的爆炸。
       (2)爆炸需要一定条件:可燃物浓度、含氧量及点火能等。
       (3)该类爆炸实质是可燃物与助燃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遇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发生带有冲击力的快速燃烧。


12/42    第2节: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类型和过程

【2021 年-单选】危险化学品的爆炸按照爆炸反应物质分类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混合物爆炸。下列危险化学品,属于复杂分解爆炸的是()。

A.环氧乙烷
B.叠氮化铅
C.乙炔银
D.黑索金



答案

【答案】D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2节: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类型和过程

       一、燃烧爆炸的分类(核心考点)(★)

       (一)简单分解爆炸
       (1)该类物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
       (2)其爆炸所需的热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的。
       【例如】乙炔银叠氮铅在受轻微震动即可能引起爆炸。
       (3)某些可爆炸气体,在受压情况下,能发生简单分解爆炸。
       【例如】乙炔环氧乙烷在压力下发生的分解爆炸。

       (二)复杂分解爆炸
       (1)该类物质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稍低。
       (2)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产生。
       【例如】梯恩梯(TNT)、黑索金 (RDX)等。

       (三)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1)可燃气体、蒸气、液体雾滴及粉尘与空气混合发生的爆炸。
       (2)爆炸需要一定条件:可燃物浓度、含氧量及点火能等。
       (3)该类爆炸实质是可燃物与助燃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遇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发生带有冲击力的快速燃烧。


13/42    第2节: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类型和过程

【2022 年-单选】危险化学品的爆炸可按爆炸反应物质分为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和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关于危 险化学品分解爆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气体在受压情况下,能发生简单分解爆炸
B.发生简单分解爆炸,需要外部环境提供一定的热量C.复杂分解爆炸的爆炸物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稍高D.简单分解爆炸和复杂分解爆炸都不需要可燃性气体



答案

【答案】D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2节: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类型和过程

       一、燃烧爆炸的分类(核心考点)(★)

       (一)简单分解爆炸
       (1)该类物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
       (2)其爆炸所需的热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的。
       【例如】乙炔银叠氮铅在受轻微震动即可能引起爆炸。
       (3)某些可爆炸气体,在受压情况下,能发生简单分解爆炸。
       【例如】乙炔环氧乙烷在压力下发生的分解爆炸。

       (二)复杂分解爆炸
       (1)该类物质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稍低。
       (2)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产生。
       【例如】梯恩梯(TNT)、黑索金 (RDX)等。

       (三)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1)可燃气体、蒸气、液体雾滴及粉尘与空气混合发生的爆炸。
       (2)爆炸需要一定条件:可燃物浓度、含氧量及点火能等。
       (3)该类爆炸实质是可燃物与助燃物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遇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发生带有冲击力的快速燃烧。


14/42    第2节: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类型和过程

【2023年-单选】某污水处理厂在污泥干化生产过程中,由于对粉尘爆炸风险辨识不足,相关措施不到位,引发了爆炸事故。关于粉尘爆炸的说法,错误的是()。

A.粉尘爆炸的燃烧速度、压力均比混各气体大
B.热能加在粒子表面,可使温度逐浙上升
C.粒子表面的分子发生热分解产生可燃气体
D.粉尘燃烧到爆炸历程:燃烧分解-传播-爆炸



答案

【答案】A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2节: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类型和过程

       二、燃烧爆炸过程

       (一)燃烧
       (1)除一些熔点较高的无机固体外,可燃物质一般在气相中燃烧。
       (2)可燃气体最易燃烧,所需热量只用于本身的氧化分解,使其达到着火点,并在极短时间内就能全部燃尽
       (3)可燃液体受热先蒸发成蒸气,然后氧化分解进行燃烧。
       (4)硫、磷等简单物质,受热先熔化,再蒸发成蒸气进行燃烧,无分解的过程。
       (5)复合物质受热先分解生产气态或液体产物,然后在气相燃烧。

       (二)分解爆炸性气体爆炸
       某些单一成分的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对其施加一定压力时则会产生分解爆炸,这主要是由于物质的分解热的产而引起的,产生分解爆炸并不需要助燃性气体存在
       【注】乙炔产生分解爆炸的临界压力时 1.4MPa。

       (三)粉尘爆炸
       1.粉尘空气混合物产生爆炸的过程
       (1)热能加在粒子表面,使温度逐渐上升。
       (2)粒子表面分子热解时粒子周围产生可燃气体。
       (3)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并发生燃烧。
       (4)燃烧产生热进一步促进粉尘分解,燃烧连续传播。
       
2.粉尘爆炸的特点
       (1)粉尘爆炸的燃烧速度、爆炸压力比混合气体爆炸小。
       (2)粉尘爆炸多数为不完全燃烧,宜产生有毒物质。
       (3)可产生爆炸的粉尘颗粒非常小,可作为气溶胶状态分散悬浮在空气中,不产生下沉。
       【注 1】堆积的可燃性粉尘通常不会爆炸。
       【注 2】局部的爆炸使堆积的粉尘扰动而产生次生爆炸。

       (四)蒸气云爆炸(其他安全)(★)
       可燃气体遇点火源被点燃后,若发生层流或近似层流燃烧,速度太低,不足以产生显著的爆炸超压,此条件下蒸气云仅仅是燃烧。
       一般要发生带破坏性超压的蒸汽云爆炸应具备的条件:
       (1)泄漏物必须可燃且具备适当的温度和压力。
       (2)必须在点燃前(扩散阶段)形成足够大的云团。
       (3)产生足够数量的云团处于该物质的爆炸极限范围。


15/42    第3节: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的危险

【2019 年-单选】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事故通常伴随发热、发光、高压、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强的破坏效应,该效应与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和性质、燃烧爆炸时的条件以及位置等因素均有关系。关于危险化学品破坏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爆炸破坏作用包括高温的破坏作用和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B.在爆炸中心附近,空气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可达到几个甚至十几个大气压C.当冲击波大面积作用于建筑物时,所有建筑物将全部被破坏
D.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等爆炸后产生许多碎片,碎片破坏范围一般在 0.5-1. 0km



答案

【答案】B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3节: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的危险

       火灾随着时间的延续,损失程度迅速增长,损失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一般火灾时间延长1倍,损失可能增加4倍。
       爆炸则是猝不及防,往往在瞬间爆炸过程已经结束。
       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事故通常伴随发热、发光、高       压、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一、高温的破坏作用
       (1)燃烧爆炸后遗留的热或残余火苗,可能会导致其他易燃物被点燃引发二次火灾。
       (2)正在运行的燃烧设备或高温化工设备被破坏时,灼热的碎片飞出可能引燃其他易燃物质。
       (3)高温热辐射可能使附近人员受到灼烫伤害甚至死亡。

       二、爆炸的破坏作用(核心考点)(★)
       (一)爆炸碎片的破坏作用
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爆炸后产生碎片,飞出后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造成危害,一般飞散范围在 100-500m。
       (二)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1)冲击波的破坏作用主要是有波阵面上的超压引起的。
       (2)爆炸中心波阵面上的超压可达几个甚至十几个大气压
       (3)超压在 100kPa 以上时,除钢筋混凝土建筑外,其余将破坏。
       (三)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16/42    第3节: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的危险

【2020 年-单选】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具有严重的破坏效应,其破坏程度与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和性质、”燃烧爆炸时的条件以及位置等因素有关。关于燃烧爆炸过程和效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火灾损失随着时间的延续迅速增加,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
B.爆炸过程时间很短,往往是瞬间完成,因此爆炸毁伤的范围相对较小
C.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造成的破坏主要由高温气体快速升温引起
D.爆炸事故产生的有毒气体,因为爆炸伴随燃烧,会使气体毒性降低



答案

【答案】A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3节: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的危险

       火灾随着时间的延续,损失程度迅速增长,损失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一般火灾时间延长1倍,损失可能增加4倍。
       爆炸则是猝不及防,往往在瞬间爆炸过程已经结束。
       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事故通常伴随发热、发光、高       压、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一、高温的破坏作用
       (1)燃烧爆炸后遗留的热或残余火苗,可能会导致其他易燃物被点燃引发二次火灾。
       (2)正在运行的燃烧设备或高温化工设备被破坏时,灼热的碎片飞出可能引燃其他易燃物质。
       (3)高温热辐射可能使附近人员受到灼烫伤害甚至死亡。

       二、爆炸的破坏作用(核心考点)(★)
       (一)爆炸碎片的破坏作用
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爆炸后产生碎片,飞出后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造成危害,一般飞散范围在 100-500m。
       (二)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1)冲击波的破坏作用主要是有波阵面上的超压引起的。
       (2)爆炸中心波阵面上的超压可达几个甚至十几个大气压
       (3)超压在 100kPa 以上时,除钢筋混凝土建筑外,其余将破坏。
       (三)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17/42    第3节: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的危险

【2022 年-单选】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事故通常伴随发热、发热、发光、高压、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强的破坏 作用,关于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破坏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爆炸冲击波可在作用区域产生震荡
B.爆炸不会引起燃烧而造成的高温破坏
C.爆炸均会产生大量高速飞出的碎片
D.爆炸不会造成人员中毒和环境污染



答案

【答案】A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3节: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的危险

       火灾随着时间的延续,损失程度迅速增长,损失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一般火灾时间延长1倍,损失可能增加4倍。
       爆炸则是猝不及防,往往在瞬间爆炸过程已经结束。
       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事故通常伴随发热、发光、高       压、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

       一、高温的破坏作用
       (1)燃烧爆炸后遗留的热或残余火苗,可能会导致其他易燃物被点燃引发二次火灾。
       (2)正在运行的燃烧设备或高温化工设备被破坏时,灼热的碎片飞出可能引燃其他易燃物质。
       (3)高温热辐射可能使附近人员受到灼烫伤害甚至死亡。

       二、爆炸的破坏作用(核心考点)(★)
       (一)爆炸碎片的破坏作用
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爆炸后产生碎片,飞出后会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造成危害,一般飞散范围在 100-500m。
       (二)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1)冲击波的破坏作用主要是有波阵面上的超压引起的。
       (2)爆炸中心波阵面上的超压可达几个甚至十几个大气压
       (3)超压在 100kPa 以上时,除钢筋混凝土建筑外,其余将破坏。
       (三)造成中毒和环境污染


18/42    第4节: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控制和防护措施

【2019年-单选】预防控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的主要措施是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保持卫生等。关于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中可通过变更工艺消除或者降低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B.隔离是通过封闭、设置屏障等措施,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暴露于有害环境中
C.个体防护应作为预防中毒、控制污染等危害的主要手段
D.通风是控制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蒸汽或者粉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答案

【答案】C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4节: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控制和防护措施

       一、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高频考点)(★)

       (一)替代
       替代是控制化学品危害的首选方案
       一般通过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学品。
       【例如 1】甲苯替代喷漆和涂漆中用的苯。
       【例如2】脂肪烃替代胶水或黏合剂中的芳烃。

       (二)变更工艺
       【例如】传统的乙炔制乙醛,采用汞作催化剂,现用乙烯为原料,通过氧化或氧氯化制乙醛,不需用汞作催化剂。

       (三)隔离
       【例如1】将设备完全封闭起来,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触化学品。
       【例如 2】通过隔离操作的方式,把生产设备的管线阀门、电控开关放在与生产地点完全隔离的操作室内。

       (四)通风
       通风是控制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粉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1)局部通风(点式扩散源)
       1)特点:所需风量小,经济有效,并便于净化回收。
       2)实例:实验室的通风橱、焊接式可移动的通风管等。
       
       (2)全面通风(面式扩散源)
       1)作用:稀释通风的形式,用以降低危险物质的浓度。
       2)实例:适用于低毒性作业场所,不适宜污染物量大的场所。

       (五)个体防护
       (1)个体防护用品不能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2)个体防护仅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
       (3)个体防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措施

       (六)保持卫生
       (1)作业场所清洁:清洗作业场地、对废弃物等的处理
       (2)个人卫生:防止有害物附着皮肤、防止有害物渗入体内。


19/42    第4节: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控制和防护措施

【2022年-单选】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措施是替代、变更工艺、隔离、通风、个体防护和保持 卫生、某涂料厂为了防止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采取了如下具体措施,其中,属于保持卫生的措施的是 ()。

A.作业现场设置应急阀门
B.污染源设备上方设置废气收集罩
C.为员工配备手套、口罩
D.将废弃固体有害物移送到危废间



答案

【答案】D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4节: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控制和防护措施

       一、危险化学品中毒、污染事故预防控制措施(高频考点)(★)

       (一)替代
       替代是控制化学品危害的首选方案
       一般通过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学品。
       【例如 1】甲苯替代喷漆和涂漆中用的苯。
       【例如2】脂肪烃替代胶水或黏合剂中的芳烃。

       (二)变更工艺
       【例如】传统的乙炔制乙醛,采用汞作催化剂,现用乙烯为原料,通过氧化或氧氯化制乙醛,不需用汞作催化剂。

       (三)隔离
       【例如1】将设备完全封闭起来,使工人在操作中不接触化学品。
       【例如 2】通过隔离操作的方式,把生产设备的管线阀门、电控开关放在与生产地点完全隔离的操作室内。

       (四)通风
       通风是控制作业场所中有害气体、粉尘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1)局部通风(点式扩散源)
       1)特点:所需风量小,经济有效,并便于净化回收。
       2)实例:实验室的通风橱、焊接式可移动的通风管等。
       
       (2)全面通风(面式扩散源)
       1)作用:稀释通风的形式,用以降低危险物质的浓度。
       2)实例:适用于低毒性作业场所,不适宜污染物量大的场所。

       (五)个体防护
       (1)个体防护用品不能降低作业场所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2)个体防护仅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
       (3)个体防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措施

       (六)保持卫生
       (1)作业场所清洁:清洗作业场地、对废弃物等的处理
       (2)个人卫生:防止有害物附着皮肤、防止有害物渗入体内。


20/42    第4节: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控制和防护措施

【2019 年-单选】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则主要有: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消除点火源,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下列预防火灾爆炸事故的措施中,属于防止燃烧、爆炸系统形成的措施是( )。

A.控制明火和高温表面
B.防爆泄压装置
C.安装阻火装置
D.惰性气体保护



答案

【答案】D


知识点:

收藏     记录


第4节: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控制和防护措施

       二、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

       (一)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
       (1)替代
       (2)密闭
       (3)惰性气体保护
       (4)通风置换
       (5)安全监测及联锁

       (二)消除点火源
       (1)控制明火和高温表面
       (2)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
       (3)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采用防爆电气设备避免电气火花

       (三)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的措施
       相关措施包括设置阻火装置、防爆泄压装置、防火防爆分隔等。




备案号:粤ICP备2022030967号-1
公安局备案号44170202000322
Copyright © 2022-2024 安全知识网 zhuceanqu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