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事故
电击:电流直接通过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伤:电流转换成热能、机械能等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
2. 电气火灾爆炸事故;
3. 雷击事故;
4. 静电事故;
5. 电磁辐射事故:辐射电磁波是频率 100kHz 以上的电磁波;
6. 电路事故。
触电事故要素
触电事故种类:电击
按照发生电击时电气设备的状态进行分类
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例如:误触接线端子。
间接接触电击: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例如:触及漏电设备外壳。
【注1】判断直接和间接接触电击的要点是“看物不看人”;
【注2】绝缘、屏护、间距是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
【注3】接地、接零、等电位联结是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
【2019年-单选】间接接触触电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意外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以下属于间接接触电击的是( )。
【答案】D
【2020年-单选】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在故障状态下带电的带电体时发生的电击。下列触电事故中,属于间接接触电击的是( )。
【答案】A
触电事故种类:电击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途径进行分类主要包括单线电击、两线电击、跨步电压电击三种形式。
【注1】判断单线、两线、跨步电击的要点是“看人不看物”;
【注2】单线电击危险程度与电压、人体阻抗、地面状态有关;
【注3】两线电击危险程度取决于接触电压和人体阻抗。
【2019 -单选】在触电引发的伤亡事故中,85%以上的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电击可分为单线电击、两线电击和跨步电压电击。下列人员的行为中,可能发生跨步电压电击的是( )。
【答案】C
电伤
弧光放电造成的烧伤,是最危险的电伤;
弧光放电时,熔化的炽热金属飞溅会造成烫伤;
高压电弧和低压电弧都能造成严重的烧伤;
2. 电流灼伤
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成热能造成的伤害;
电流越大、通电时间越长、电流途径上的电阻越大,电流灼伤越严重。
3. 皮肤金属化
电弧使金属熔化、气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造成的伤害。
4. 电烙印
电流通过人体后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
5. 电气机械性伤害
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强烈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造成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
6. 电光眼
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2020-单选】员工甲擅自登上正在进行特高压试验的列车顶部,当走到受电弓处,弯腰穿越输电线路时,线路放电导致其触电受伤,甲受到的触电伤害方式是( )。
【答案】D
【2021年-单选】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形态的能量造成的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下列触电事故伤害中,属于电击的是( )。
【答案】D
【2022年-单选】按照电流转换成作用于人体的能量形式,电伤可分为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皮肤金属化、电烙印、电光眼等,关于电伤对人体危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A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事先没有任何征兆;
小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生物学效应,给人以不同程度的刺激,使人体组织发生变异;
电流对机体除直接起作用外,还能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起作用;
数十至数百毫安的小电流通过人体短时间使人致命的最危险的原因是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
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时,心脏每分钟颤动 1000 次以上,但幅值很小,而且没有规律。
2. 电流对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
50Hz 是人们接触最多的频率,也是最危险的频率。
【2019年-单选】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事先没有任何征兆,伤害往往发生在瞬息之间,人体一旦遭到电击后,防卫能力迅速下降。下列有关电流对人体伤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B
【2022年-单选】人体对电流作用没有预感,往往在短时间内人就会受到电流的伤害,电流通过人体,会引起一系列症状。关于电流对人体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2023 年-单选】电流通过人体可能引起一系列症状,对人体的伤害往往发生在短时间内,关于电流对人体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C
感知电流: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构成生理伤害;
感知概率为50%的感知电流,成年男子为 1.1mA,成年女子为 0.7mA,最小感知电流为 0.5mA,且与时间无关;
摆脱电流:与个体生理特征、电极形状、电极尺寸等有关;
摆脱概率为50%的摆脱电流,成年男子约为 16mA,女子约为 10.5mA。
室颤电流
① 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跳动周期,室颤电流为 50mA;
② 电流持续时间短于心脏跳动周期,室颤电流为 500mA;
③ 电流持续时间在0.1s 以下,只有电击发生在心脏易损期,500mA以上乃至数安电流才可能引起心室纤维性颤动。
2. 电流持续时间的影响
持续时间越长,积累局外电能越多,室颤电流减小;
持续时问越长,必然重合心脏易损期,危险性增大;
持续时间越长,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大,危险性增大;
持续时间越长,中枢神经反射越强烈,危险性增大。
电流途径的影响
人体在电流的作用下,没有绝对安全的途径;
左手至胸部途径的心脏电流系数为1.5,是最危险的途径。
【2021年-单选】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与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有关,电流流入人体,一定是从人体受到的伤害程度。下列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中,最危险的路径是( )。
【答案】D
电流种类的影响
直流电流感知闽值约为2mA;
300mA 以下的直流电流,没有确定的摆脱值。
3. 冲击电流的作用
冲击电流指作用时间0.1-10ms的电流,冲击电流有感知值、疼痛界限和室颤值,没有摆脱值。
个体特征的影响
身体健康、肌肉发达者摆脱电流较大;
心脏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肺病的人电击后的危险性较大;
精神状态和心理因素对电击后果也有影响;
女性的感知电流和摆脱电流约为男性的 2/3。
人体阻抗
1.人体阻抗组成
1)在工频条件下,可以将人体阻抗看作是纯电阻。
2)人体阻抗是皮肤阻抗与体内阻抗之和。
3)在通电瞬间,人体各部电容由于尚未充电而相当于短路状态,此时的人体阻抗近似等于体内阻抗。